国产思思99re99在线观看|就去吻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日本全部一级视频|a级片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百年黨史小課堂第五章

發(fā)布時間:2021-06-02   新聞來源:九聯集團  瀏覽量:4382

第五章(1949—1956)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101日下午,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專政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jpeg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國大典


1950

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

1950108日,毛澤東主席發(fā)布命令,組建以彭德懷同志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19日,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經過艱苦卓的戰(zhàn)斗,中朝軍隊打破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727日在停戰(zhàn)協議上簽字??姑涝瘧?zhàn)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抗美援朝.jpeg

抗美援朝—橫跨鴨綠江


1950

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

195010,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鎮(zhèn)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決定對罪大惡極、怙惡不的反革命分子實行堅決鎮(zhèn)壓。從12月開始,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在全國展開,到195110月底,全國規(guī)模的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基本結束。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掃除了國民黨遺留在大陸的反革命殘余勢力,基本上肅清了特務、地下軍及會道門等反動組織,社會秩序獲得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配合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

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jpeg

鎮(zhèn)壓反革命運動


1950

加強黨在全國執(zhí)政后的自身建設

19505月,針對在全國革命勝利的形勢下黨內一部分人滋長的以功臣自居的驕傲自滿情緒和官僚主義、命令主義作風,黨中央發(fā)出《關于在全黨全軍開展整風運動的指示》,要求嚴格地整頓全黨的作風。首先是整頓干部作風。19542月,黨的七屆四中全會通過《關于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強調黨的團結是黨的生命。19553月,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決定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各級監(jiān)察委員會,選舉產生了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全黨的精神面貌繼續(xù)保持了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艱苦奮斗作風和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

整風運動.png

整風運動


1952

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初步發(fā)展

舊中國經濟本來極其落后,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和國民反動派反人民戰(zhàn)爭更使它遭到嚴重的破壞,黨和政府按照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xiāng)互助、內外交流的基本方針,全力恢復國民經濟。國家對農業(yè)的投入逐年增加,初步改變了舊中國江河岸堤年久失修、水患頻繁的狀況,工業(yè)重點放在恢復國計民生急需的行業(yè),經過全國人民三年多的艱苦奮斗,新中國成立前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并有了初步發(fā)展,到1952年底,工農業(yè)總產值810億元,比1949年增長77%多。

國民經濟恢復—成渝鐵路通車.png

國民經濟恢復成渝鐵路通車

國民經濟恢復-漁業(yè)興起.jpeg

國民經濟恢復-漁業(yè)興起


1953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yè)、對手工業(yè)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改造。這條總路線明確地向全國人民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任務。這是黨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采取的一個重大戰(zhàn)略步驟。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png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試用本)


1953

一五計劃

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從1953年開始到1957年,在編制和實施過程中,較好地處理了我國經濟建設中的幾個重大關系,提出集中主要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不放松農業(yè)、輕工業(yè),統籌兼顧,全面安排。五年間工業(yè)生產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一百年。新中國迅速從廢墟上站起,為我國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奠定了基礎,為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一五”計劃.jpeg

“一五”計劃—工業(yè)發(fā)展


1955

爭取有利于建設的國際和平環(huán)境

195312月,我國政府在同印度就兩國間存在的問題的談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其表述后來確定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19554月,亞非29個國家政府首腦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會議。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在會上鮮明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呼吁各國撇開分歧,為反對殖民主義的共同利益而加強團結合作,受到與會各國的贊同,打開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廣泛交往的大門。

萬隆會議.jpeg

萬隆會議


1956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隨著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宣傳,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也在有步驟地向前推進。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都已確立。至此,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來了。在黨的帶領下,中國這個占世界1/4人口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1956年1月北京各界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勝利聯歡大會—工商界代表樂松生向毛主席獻報喜信.png

19561月北京各界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勝利聯歡大會

工商界代表樂松生向毛主席獻報喜信



 參考文獻《中國共產黨簡史》2021